看到“自传”二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名人都这么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吗?不过在第一章第一节中居里夫人就回答了我的疑惑:“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建议(写自传)对我来说真的是难以接受”。后来想了下其实 Michelle Obama 的《Becoming》也是自传啊,当时阅读时就没有这么强烈的质疑,原因大概是我对书籍类型的区分上还停留在书名而不是书籍内容上。
这本小书还是挺简短的,然而其中还有一半的篇幅是关于皮埃尔·居里的。前后两个部分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前半部分是对居里夫人自己家庭和工作的平铺直叙,可能过于平白,让人感觉居里夫人不过就是一位天赋平平但异常刻苦努力的普通人;后半部分写到皮埃尔时,就好像立马切换到了小迷妹模式,介绍皮埃尔生平的过程中不惜使用所有赞美之词对皮埃尔的为人和工作上取得的成就大加赞扬,读到接受皮埃尔留下的重担时竟然还让我泪目了;对皮埃尔工作研究的细节也描述的比较深入,不过这部分稍显苦涩的内容看得让人有点昏睡。
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关于二人生平的工作,但作为在科学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也需要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由于他们对财富的态度,这种平衡是要靠持续的克俭克勤来支撑的。虽然描述生活的篇幅很少,但从两位女儿后来的发展来看,工作和生活好像还平衡的不错。另外也谈到了对子女的教育,因为觉得私立学校的教育低效而不利于孩子发展,就与同事成立了兴趣组共同担负孩子们的教育,这必然会是件要占用大量精力的事情,但似乎居里夫人也还应付的不错。
两人的三观也正的让人顶礼膜拜。二人潜心于为人类谋幸福的科学研究,不慕名利、不追求物质财富,厌恶需要疏通关系而不是靠个人业绩才能晋升的世俗。他们是“有理想主义的人,他们追求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没有时间去顾及自身的物质利益。”读到居里夫人关于财富的观点,让我联想到了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在《十三邀》中说了句:“最傻的就是商人”,如果这句话从居里夫人口中说出来我大概也不会觉得意外。那么究竟是什么塑造了居里夫妇如此三观,那个时代背景也许发挥了不少作用,两个有着共同道德观的家庭环境也许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关于居里夫人的标签,这本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了贴上了“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爱因斯坦最推崇的女科学家”和“镭的发现者”三个稍微偏科学成就上的标签,而忽略她无私高尚的情操;另外我觉得她的伟大不需要通过伟大的爱因斯坦的认可来体现,她本身就很值得敬仰。
那么,相较于这些投身人类事业且人格高尚的科学家,我们这些庸庸碌碌、还不怎么努力的打工人存在的意义什么呢?为他们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真是做出了点建设物质基础的贡献,好像还有那么点存在的意义。